非典型病原体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影像特点与临床

随着近年来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技术(mNGS)广泛应用,提高了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的检出率,从而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针对性治疗。并且,mNGS的精确诊断有助于我们对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影像特点加深认识,本篇文章主要复习文献中对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影像热点的总结。
鹦鹉热衣原体是一种需氧革兰阴性菌,严格细胞内寄生,鸟类为主要宿主,带菌或发病的鸟类或禽类、含菌的分泌物或排泄物所污染的环境等均可以成为传染源,吸入含菌气溶胶或粉尘,偶尔会导致人类感染鹦鹉热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不仅寄生于鹦鹉和鸽子身上,也存在于鸡、鸭等家禽中。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率非常罕见。

病理生理:衣原体通过代谢不活跃的基本体 (EB),经吸入进入呼吸道,然后附着在粘膜表面。EB 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在包涵体中分化为网状体 (RB)。RB 具有代谢活性,能够改变宿主细胞通路,并在感染后 24 小时内复制。大约 48 至 72 小时后,RB最终通过细胞裂解或者排出作为 EBs 释放到细胞外并感染邻近细胞,从而继续感染。这种感染过程引起肺泡内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增加,以及由多形核细胞和单核细胞组成的间质浸润对肺组织的局部破坏作用。这种间质性浸润及实质渗出在影像上可能表现为磨玻璃影及实变的改变。中性粒细胞浸润在感染后早期很常见,但在亚急性感染者中也观察到明显的淋巴细胞性肺泡炎。

鹦鹉热衣原体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以超过39 ℃的高热多见,寒战畏冷相对少见,可有头痛、肌痛、呼吸困难、胃肠道症状及相对脉缓等表现。病程进展快,重症比例高,需要进行高流量吸氧或机械通气。

鹦鹉热肺炎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以大片实变影伴支气管充气征多见,周围可有毛玻璃样渗出,可合并小叶间隔增厚等间质性改变。桂前乐[1]等人对6例重症患者胸部CT总结发现主要表现为渗出及实变,以双肺病变为主。6例患者皆有胸腔积液,4例患者表现为双侧胸腔积液。3例患者有支气管充气征表现。文文[2]等人对8例非重症患者CT影像总结发现病变以右侧多见(7/8),双侧发生者较少(2/8),其中1例起病初期为右上肺局灶性病变,后进展为双肺弥漫性病变。所有患者影像学均表现为斑片实变影(8/8),病灶均较大。其中1例伴有胸腔积液(1/8)。徐欢[3]等人对11例鹦鹉热衣原体感染的患者总结发现81.8%出现了胸腔积液。72.7%患者病变局限于单侧,90.9%影像提示肺实变伴支气管充气征。磨玻璃影占81.8%。63.6%的患者可出现叶间裂牵拉。胸膜下受累较少见(27.3%)。Su[4]等人对27例病例总结发现,所有患者均可伴有实变,重症患者常合并多叶病变(46.7%),非重症患者未见到多叶病变。王艳泓[5]等对8例重症衣原体肺炎总结分析后发现所有患者均可有实变影,50%患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7例患者合并胸腔积液,50%可见磨玻璃影。

总结发现,具有非典型肺炎的影像特点,多数可为大叶性肺炎表现,单叶为主,右肺下叶较常见。支气管充气征常见,胸腔积液常见,重症患者常合并多叶病变并且多伴有胸腔积液。

图片[1]-非典型病原体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影像特点与临床 | 每周呼吸-每周呼吸
文献总结




诊断:其确诊需依靠以下病原学或血清学证据:从呼吸道分泌物中分离和培养鹦鹉热衣原体,PCR检测出鹦鹉热衣原体DNA 阳性;通过补体结合试验 (CFT) 或微量免疫荧光 (MIF) 相隔 2 周收集的血清样本之间的抗体滴度增加了4 倍以上,或微量免疫荧光单次IgM检测高于1:16。

治疗: 鹦鹉热的治疗首选四环素类抗菌药物,疗程至少为10-14d,若存在禁忌,次选大环内酯类药物,氟喹诺酮类对鹦鹉热亦有一定疗效,但远低于前两类药。在对四环素反应有限的情况下,考虑在治疗早期使用皮质类固醇可能有用[6]。

水平有限,敬请指正,如果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请在下方评论区告诉我们或联系我们!期待您的分享!

参考文献:
[1]桂前乐,邵敏,孙耕耘,张玲.6例鹦鹉热衣原体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21,41(08):698-703.
[2]文文, 谷雷, 赵立维, 等. 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八例临床特征分析及其诊治 [J] .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1, 44(6) : 531-536.
[3]徐欢,朱晓维,朱星星.鹦鹉热肺炎11例临床特征分析[J].浙江医学,2021,43(12):1332-1334.
[4] Su S, Su X, Zhou L, Lin P, Chen J, Chen C, Zhou Y, Li Y. Severe Chlamydia psittaci pneumonia: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isk factors. Ann Palliat Med 2021;10(7):8051-8060. doi: 10.21037/apm-21-1502
[5]王艳泓,邱玉英,唐健,朱章华,刘宁,虞竹溪,李燕,童静植.结合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诊断的八例鹦鹉热患者临床分析[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21,20(07):472-478.
[6] Zuzek R, Green M, May S. Severe psittacosis progressing to suspected organizing pneumonia and the role of corticosteroids. Respir Med Case Rep. 2021 Jul 27;34:101486. doi: 10.1016/j.rmcr.2021.101486. PMID: 34381682; PMCID: PMC8339220.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